2022新型职业农民报名时间

2022新型职业农民报名时间:11月15日。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各县区组织人事部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城区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直有关单位:

为推动我市乡村人才振兴,加强我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根据漯河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市乡村振兴局出台的《关于印发〈漯河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漯人社〔2021〕35号),现就2022年度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及对象

申报专业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对象主要是我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人员(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二、申报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无生产和质量安全事故,无不良诚信记录,无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经验丰富,推广、示范、带动能力强,生产经营或指导服务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粮食作物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面积500亩以上。

2. 经济作物类。花生、烟叶等作物种植面积200亩以上;辣椒、蔬菜等作物种植面积100亩以上;桃、梨、葡萄等瓜果种植面积50亩以上;药材等种植面积50亩以上;食用菌种植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

3. 经济园林类。林业苗圃、经济林种植面积100亩以上。

4.畜禽养殖类。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近3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情况且达到以下规模:生猪年出栏量500头以上;奶牛存栏量100头以上;肉鸡或肉鸭年出栏量50000只以上;蛋鸡或蛋鸭存栏量10000只以上;肉牛、肉驴年出栏量100头以上;羊年出栏量500只以上;兔年存栏量3000只以上;鹌鹑、鸽子等其它畜禽品种养殖达到一定生产规模。

5.水产养殖类。池塘养殖面积50亩以上;工厂化养殖面积500平方米以上。

6.农产品加工类。创办或参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初加工,能带领一定数量的农户进入产业链条增产增收。

7.农业社会化服务类。创办或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为生产主体提供生产、销售等服务。

(三)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的,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连续从事相应农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2.积极参加农业相关业务学习培训;

3.具备相关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艺,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能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艺,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四)申报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的,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连续从事相应农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2.注重农业知识更新,积极参加农业相关业务学习培训;

3.能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组织或参与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解决技术难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近3年年均生产经营收入超过农林牧渔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

(五)符合条件且已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人员,可优先参加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示范家庭农场农场主、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的农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已参加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人员,可优先推荐参加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

符合条件的农业类技能人员可直接申报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其中取得 *** 以上资格的可直接申报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

对确有特殊专长,示范带动能力强,业绩贡献突出,获得县级以上 *** 或市级以上部门“创业之星”、“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与农业相关的荣誉称号人员,不受资历等条件限制,可直接申报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

三、推荐评审程序

(一)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提出申请,如实填写《漯河市新型职业农民初级(中级)职称评审表》(A3纸正反面打印,一式三份),并提供反映本人业绩的有关证明材料(如表彰奖励证书等)。

(二)推荐。初级推荐程序:推荐人选申报材料须经乡镇(街道)党委 *** (办事处)审核。乡镇(街道)党委 *** (办事处)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择优提出推荐人选。由县(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当地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初定(初级初定人员总量需控制在各县区分配名额内)。

中级推荐程序:推荐人选申报材料须经乡镇(街道)党委 *** (办事处)、县(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审核。乡镇(街道)党委 *** (办事处)和县(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择优提出推荐人选(中级推荐人数需控制在各县区分配名额内)。后呈报市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

(三)评审。市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坚持业绩能力导向,对各县区推荐人选进行综合评审,确定拟通过人选。

(四)公示。对拟通过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五)公布。公示无异议的中级职称人员名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文公布并颁发职称证书。符合初定条件的初级职称人员名单,由各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文公布并颁发职称证书,并将初定情况按程序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新型职业农民评审工作是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大举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与组织部门、农业农村、畜牧、乡村振兴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切实做好申报推荐及初级职称组织实施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要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和解答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农村人才积极申报。

(三)确保推荐质量。各级各部门要将推荐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推荐条件和推荐程序,突出业绩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品德表现、技术水平、工作业绩、贡献大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推荐的人员要具有专业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四)严肃工作纪律。推荐工作要坚持民主公平的原则,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部门单位要对申报材料严格把关,对在申报推荐工作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者严肃问责。

各县区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制定本县区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好本县区评审工作。初级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结果于11月15日前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中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申报推荐材料于10月28日前上报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办公室。

全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要于2022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

[湖南省]职业农民职称湖南,湖南职称条件

两农民获“农民职称”,这个职称有什么用呢?跟农户有何区别?

会有一定的奖补,还可以优先享受新技术的培训,农户被评上职称之后,所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被优先推荐为市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或者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普通的农户一般都会只有 *** 的补贴,这些奖补还有技术培训的额优先权是没有的,所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无法优先被推荐为市级以上的示范合作社等。

农民的职称一般有初级和中级,申报的范围很多,比如种植养殖、农产品的加工还有农村电商等等,对申报人员的学历还有论文没有什么要求,主要是看农民的经营能力。农民想要得到初级职称的话,需要从事相关农业技术工作达到三年医上,中级的话,则是需要达到六年才行。对农民的话就没有这些要求了,毕竟农民只要自己想做的话都是可以的,只不过也只是农民,无法享受农民职称带来的补贴和政策。

如果自己是农民的话,是有资格申请的,主要还是看自己的个人技术能力。这两位农民获得了农民职称,对于农民的未来发展来说是很有用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农民的积极性,能够让农民知道自己手中的技术也是有用的,也是可以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

有了农民职称之后,对农民来说这是一种认可,同时也会让农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还能够提高职业农民的社会认可度,可以吸引在外务工的人返回自己的家乡当农民,可以吸引人才回乡,对当地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按照以前的思想,人们都认为农民没有什么出息,赚不了什么钱。可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也有属于自己的职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还能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

农民职称是什么

农民职称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职业农民职称湖南的标志职业农民职称湖南,不与岗位和聘用等硬性挂钩。农民职称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分为副高级和正高级)职业农民职称湖南,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农民助理农艺师、农民农艺师、农民高级农艺师、农民正高级农艺师。

农民职称评定范围包括粮、棉、油、果、菜、茶等种植业,畜牧兽医、饲料兽药、淡水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和农民专业合作服务行业等。

评定对象主要包括在上述领域职业农民职称湖南的农村科技带头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生产 *** 组织、涉农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职业农民职称湖南的骨干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不纳入评审范围。

如何考取职业农民证书?

1、报考人员需按时参加职业农民的培训。除了要坐在课堂里接受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的理论学习,还要接受专家教授授课,在一定时间内学够足够学时,并修够一定学分,才能获得相应级别综合素质培训结业证书。

2、要获得高级职业农民证书,需要连续4年参加系统培训,且需持有中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年以上。且对于从事同一种农业生产的人,高级职业农民及他所带领的合作社或企业,单位面积产量或效益要比周边农户增幅10%以上。

3、成为高级职业农民的最后一步是参加考试。据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杨建军介绍,客观题是笔试,从事苹果种植,就考你对果业生产技术、果树修剪要领等知识的了解;如果养奶山羊,笔试的内容则离不开畜牧养殖产业,如春季疫病防控等。

一、职业农民的分类:

新型职业农民具体来说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

1、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本单元,充分依靠农村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

2、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专业从事某一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骨干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3、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经营 *** 组织中或个体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包括跨区作业农机手、专业化防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及全科农技员等。

二、职业农名的基本特征:

1、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

2、 *** 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

3、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4、具有“能创业”的特点。

5、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

6、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级职业农民

百度百科-新型职业农民

湖北省44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高级职称,他们为何能获得职称?

引言: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让农业的形势发生了改变,而在湖北省就有44名新型职业农民获取了高级职称。那么这些人是为什么能够获得高级职称呢?

一、用实力说话这些新型职业

农民他们能够获得高级职称都是靠专家进行打分的,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实力。就比如说有一个来参评的人员,这个女士她展示了自己所创立的合作社,而且合作社每年的产量以及合作社中的技术含量。同时还有人会带来自己所产的一些农产品来给专家当场的评鉴。大多数的获奖人他们不仅仅能够开发出新的产品,而且他们能够让自己的产品量产,为当地的经济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很多的农业产品都已经成为了省级龙头企业和国家示范合作社。

二、农业的转型

很多人觉得农民就是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但是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农业,也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农业这个行业。人们就会发现农业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而且农民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越来越要求品质,而且有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开创了新的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乌龙,而且还跟旅游公司相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还去打造特色农产品,让中国的农产品远销海外。所以让农业的质量越来越高,也为个人获得了荣誉。

三、湖北省支持农业振兴

实际上这样的一个举措,也会让跟来多的人去投身于农业这个行业,去助力农业的振兴。而且这些人他们本身已经获得了高级职称之后,也会更大的努力。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 *** 的支持之下,振兴乡村,助力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