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取消论文说有些欠妥
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取消论文说有些欠妥,欢迎大家阅读!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摘 要: 近些年来,因为将教科研成果和职称评定挂钩,论文便有"泛滥"之嫌了,于是,又有人提议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论文标准。笔者却不以为然,以为非但不能取消,还当与管理机制一同完善。
关键词:乱象 因噎废食 管理机制 反思 专业成长
最近,有报道称某君直斥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须发表论文的标准助长了抄袭之风。称既不是高校教师,不应承担科研任务,就应取消论文要求;还以为只要书教得好,就是好教师,不需要科研,也不用搞什么课题,课上得好的老师未必能写出好论文,而写出好论文的未必课上得好。因此,没有必要把发表论文当作评职称的硬指标。又说,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大都是抄的。现在 *** 发达,可以在网上搜到现成的,或者将搜的几篇相关论文拼凑而成,而且出版面费就能发,所以提议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论文标准。[1]
事实上,多数教师确实不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由于有评职称的硬指标,有人便把别人的科研成果东拼西凑,搞个论文证或别的什么,奉行“拿来主义”,抄袭之风于是盛行;有的甚至打起雇 *** 、出高价买版面的歪主意,压根儿没有自己的劳动。那么,这所谓论文,当然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而据此定标准,也有失公平。因此,我们当然赞同遏制或杜绝抄袭乃至顾 *** 之类的乱象,但不同意取消论文要求的说法。而且认为:说中小学教师只要书教得好,就是好教师,不需承担科研任务,而教育科研仿佛是高校教师或专职研究者的.事,这种观点也有些不妥。
之一、小猫偷吃鱼,却也还捉老鼠;鸟有时啄食种子,但更吃害虫;教科研有乱象,在于管理,主要不在于教科研本身――教科研是应该也完全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看激励与监督机制是否科学。
第二,中小学教师把教育实践作为研究与思考对象,运用科学 *** 从不同视角分析,并尝试提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对于促进学习、积累教育智慧、加速专业成长,对于交流共享、为专业理论工作者提供参考,都具有特殊意义。魏书生、窦桂梅不也是从最初的努力开始的吗?我们怎能满足于埋头实践而不再求索呢?课上得好固然应得到赞许,但写不出好论文毕竟是个不足;写出好文章也应给予肯定,即使现在未必课上得好,由于善于总结,也必定可以上得好。母鸡不下蛋,无疑该杀;雄鸡不下蛋,却能打鸣呢;乌鸦叫声不好听,却也吃害虫……各有所长,不应当厚此薄彼。
教育科研实际就是用心去理解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就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1]我们都可以也应当成为主动的研究者。写而知不足,想学;学而生成想法,要写;教而知困,再学……学教育理论,自觉实践探索,不断反思审视,形成自己的理念与风格,提高教育效能――不但能把书教好,更可以有创见,成长提升。
第三,谈到通过搜索的抄袭拼凑、出版面费就能发,这情况是有的。但这样文章想要在正规期刊上发表,是难过知网检测关的。能搜索也不是坏事,也是学习过程,只要加以引领,收集而融入自己的实践与思考,也未尝不可。说到版面费的发文,那是出版机构企业化管理的产物,文章写得好的也冤啊!而即使要治理,也首当正本清源啊!
第四,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论文有作弊,就取消之;评先进发证有猫腻,就不褒奖先进吗?不能因为苗长得不好,农民就不种田;也不能因官员腐化,就取消官职……天下事并非不可为,正是难办,才有挑战;要寻求科学解决办法――这本身也是科研。因为有猫偷吃鱼,便把猫打死,还会有老鼠祸乱;雄鸡不下蛋也杀,可以靠钟点看晓天,母鸡却失去了它的保护;药品有假,我们仍要鼓励研制新药;学术腐化,又怎能因此而否弃教科研呢?仅仅会开车还不行,还要知道许多;仅仅上好课还不够,还要有反思、总结、交流、共享,要求索成长。
第五,我们不能尸位素餐。绞尽脑汁研究的,不算工作业绩,写多的又说是沽名钓誉,那么拿不出好主意,尸位素餐、没有追求也不好吧。
第六,搞课题――闭门造车,确实不太适合一线教师,做草根教研却较合适。但两者可以自主选择嘛。
第七,教师写论文本身以及对职称的追求本当无可非议,教师据自己实践反思或写经验论文也天经地义,因为它实用而接地气,也不乏真知灼见,可以给人启发或借鉴。那些“高大全”的理论,未必都能济事,甚至脱离实践。当然,评定职称对论文的硬性要求,也多少给老师带来几许无奈。为此,不少地方的评分设了上限,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考虑到了课上得好却不很擅长教科研的;但同时也因为它“限”了肯于研究的,所以还需完善。其实,“无奈”,也不是坏事。知道不足,就会努力嘛!再说,中老年教师长于总结,就写;青年教师做课多,就崭露头角。各有展示、各显其能嘛!
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也有它的合理性。教师也是专业技术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功底或素养,论文至少是个印证。而享受更高级待遇的教师,具备更高水准也理所当然。
评分设了固定上限是不够科学的。分数够了,就可以不必再写了,难道对教育的求索是有止境的吗?而设基本上限,超出的有限加分,才是温和的还算好的办法。如设20分为科研论文基本上限,如国家级论文每篇常规按12分算,(不正规的减半,)加足上限20分后,超出的按1.5分计,省级的1分,地区级的0.5。这样,谁还能在满20分后,再刻意为这小分值“买”呢?而且短期内也不易实现。这就既可使投机者望而却步――遏阻了功利性的泡沫论文的滋生,也使执着于教科研的,多少有了点肯定或赞许,这还有利于鼓励乃至成就植根于一线的科研型教师呢。
教育科研不但应有一席之地,而且还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要走出误区,理直气壮地去研究教育规律。终身学习,成长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天经地义。
参考文献:
[1]关卓亚;教学反思: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J];甘肃教育;2011年第20期。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要求
一、任高级工程师期间,撰写过下列著作或论文之一:
1、、正式出版过10万字以上的专著。
2、、在国家出版部门确认的重要专业公开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
3、在同行专家认定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本专业论文二篇以上。
4、在同行专家认定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本专业论文三篇以上。
5、撰写由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生产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的技术报告(总结)三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在行业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不同省份要求会略有不同:
1、广东申报高级:要在具有CN刊号、ISS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3篇或在具有C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以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2篇以上。
2、北京市评职称不需要发表论文,只需完成相应数量的论文,参加论文答辩即可。
3、湖南省申报中级职称不需要论文,申报高级职称只需要发表1篇论文。
扩展资料:
高级职称相关的期刊:
一、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二、国际三大索引:
1、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2、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3、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amp; Technical Proceeding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称论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级工程师
2021年湖南中级职称考试是不是也要发论文?
眼看着2020年马上就要说再见了,这一年里,你有哪些收获呢?湖南中级职称考试已经结束,很多人开始准备21年的考试了。最近有小伙伴问到说2021年湖南中级职称考试是不要要发表论文呀?
考试不需要发表论文
湖南中级职称考试是从04年开始的,至今十几年的时间,没有出现过发表论文的情况。湖南中级职称考试考得是专业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以及专业实务三个部分的内容,总分是350分。a只要你的成绩最后过了分数线就算是合格了,就可以获得证书了。
在考试中专业基础知识占分值比较多150分,法律法规80分,专业实务120分。成绩是按照总分计算的,所以不管成绩的高低,只要三个科目加起来过了分数线就行。分数线大概是在总分的60%左右,每个科目得占据在一二十分左右。
中级职称评审要发表论文
在湖南省,中级职称的获得除了考试以外,也是可以通过评审的方式获得的,评审的时候是要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级职称评审是在每年的5月底将申报的材料提交,然后开始准备论文,从收集资料到写论文,到最后的发表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的,所以这一部分是要提前开始准备的。如果论文的字数不达标,或者是重复率偏高等都是很难通过的,所以写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2021年湖南中级职称的考试中是不会要求发表论文的,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但是想要通过考试,在复习的时候以及报名准备材料的时候还是要很细心的,因为报名越来越严格,不然的话是很难有机会考试的,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评职称论文几年内有效?
没有,长期有效,直到评下职称。
一般职称论文在不同职业领域内所分等级不同,如工程师领域,可分为初级工程师论文、中级工程师论文和高级工程师论文等。
根据省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论文发表刊物等级划分规定通知》粤人发(2005)300号文精神,著作论文要求,可简单概括为:
申报高级:要在具有CN刊号、ISS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3篇或在具有C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以及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2篇以上。
申报中级:要在具有CN刊号、ISSN刊号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具有CN刊号,以及解决技术问题而撰写的专项技术分析(论证)报告1篇以上。
【特殊情况1】北京市评职称不需要发表论文,只需完成相应数量的论文,参加论文答辩即可。
【特殊情况2】湖南省申报中级职称不需要论文,申报高级职称只需要发表1篇论文。
论文发表有两种方式,通过自己投稿,往往录用机会较少;也可以找论文 *** 发表更加快捷方便。
申报高、中级职称学历、资历条件
根据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2003]178号),申报高、中职称学历、资历条件调整如下:
1、 高级:
具备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资格。
2、 中级:
(1)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4年调整为3年;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5年调整为4年;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3)中专毕业的,不再执行“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其中取得助理级资格后,受聘助理级职务5年以上”的规定,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者,或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者,可申报评审中级资格。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职称论文
评论已关闭!